太极技法
您的位置:主页 > 太极技法 >

对“立如平准”与“立如秤准”的解析(一)

时间:2019-11-15   所属栏目:太极技法   点击:108次
对“立如平准”与“立如秤准”的解析(一)
添加日期:2018年11月21日         【字体:  
庞大明/文
摘要:平准、度量衡、规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器具。由于科学的发展,机械或电子技术的提高,很多工作由电脑自动化所代替,使得有些人对自动化的依赖,将平准、度量衡、规矩这三种工具的用途混淆不分,所以出现一些常识上的问题,比如:太极拳讲求“立如平准”,但有人由于不懂什么为平准,就误将平准理解为天平或称,所以将“立如平准”讹传为“立如秤准”。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;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;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。度量衡是计量长短、容积、轻重工具的总称。测制圆的器具为规;测制方的器具为矩。规矩是测制圆方的标准工具。平准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。平准原本为工匠在工作时测定物体平直的工具。古代官府根据平准的作用,为稳定市场而设置平准机构、平准令官职,到清末还把经济学译为平准学。太极拳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,根据平准的作用,为扶助行工也将平准这个词移植到太极拳文化中,使之成为太极文化与武术文化相互结合的重要媒介之一,其曰“立如平准”。
关键词:平准  度量衡  规矩  工具  稳定物价的机构  稳定物价的官职  经济学  平准学  太极拳行工  媒介

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,《杨式太极拳老拳谱·太极平准腰顶解》中都载有“立如平准”。近些年来有人将“立如平准”讹传为“立如秤准”,并解释出于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,这种说法是不准确。因为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是从李亦畬的“老三本”(“老三本”是指李亦畬亲笔抄写的三本武式太极拳拳谱,一本自留,一本赠胞弟启轩,一本赠门人郝和)中传到社会上的,而“老三本”原件已在多种太极拳版本中公开影印,在“老三本”中李亦畬抄写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中“立如平准”的“平”是写得“立如枰准”,“枰”在《康熙字典》中解释为:“枰,平也。以板作其体平正也”。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为:“枰,平也”。
 “立如平准”是太极拳练功时的一个重要环节。一般不是言传身教,只是看看拳谱,是很难理解的,更不可能将此运用到太极拳行工中。
练习太极拳要想做到“立如平准”,首先要准确地理解“立如平准”的作用。要理解“立如平准”的作用,就要先了解什么是“平准”。
有人将“平准”解释为“天平”或“秤”,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。因为“天平”和“秤”都属于度量衡的范畴,与平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《说文》对准的解释为:凖,平也。字亦俗作准。段玉裁注:“谓水之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,水平谓之凖” (准本为凖的俗字,现为凖的简化字。但在未简化前,准习用的意义,与凖字有别)。
“平准”、“度量衡”、“规矩”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。用于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为“平准”;用于计量物体长短、容积、轻重的器具为“度量衡”;用于测制方圆的工具为“规矩”。了解了生活中常用工具的基本知识后,平准、度量衡、规矩的区别和用途,也就不难理解“立如平准”在太极拳中的含义了。
平时我们判断对工作是否认真,常用分毫、丝毫、分寸、尺寸等“度量衡”中的词来表述;对人或事物的品质评价常用规规矩矩、循规蹈矩、规矩等“规矩”中的词来说明;为制约某件事物出现偏差常用准绳、瞄准、超平、水准等“平准”中的词来说明。在使用这些词汇中有些可以相互借用,但容易出现表述不清、含糊其词的现象。有些词汇是不能相互借用的,用词不当,就会出现答非所问。譬如:现在就有人将太极拳中的“立如平准”讹传为“立如秤准”。“立如秤准”这个词既然出现了,我们就有必要加以厘正,以便使太极拳的爱好者少走弯路。下面就将“平准”是一种工具名称;是古代官府平抑市场物价的一个机构和官职名称;是太极拳行工的一个重要环节三部分加以说明。